路博環保合伙人王總和呂總“牽手”11年打造島城新型環保公司
《青島晚報》2014年6月04日 | 星期三 | 今日25版
???? 天下大勢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這話用在合伙創業人身上卻未必適用,來自濟寧梁山的創業者王總和呂總兩人在青島攜手走過11年創業路,感情一直都很“甜蜜”。都說合伙人創業像結婚過日子,倆人一路走來,從磨合到默契,從默契到各自“強壯”。慶幸的是,他們找到了合適的合伙人和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——環保設備生產,得先機者得天下,早在11年前,環保市場還不算發達時,倆人便押注“環保”,成就了自己也實現創業夢想。 記者 薛飛
◆◆分工合理
自稱島城“最佳合伙人”
??? 一個辦公室兩張辦公桌,一個公司兩個總經理……昨日上午,在李滄區合川路19號青島路博環保研發辦公樓內,王總和呂總遞給記者各自名片,兩人頭銜相同,印證了兩人的和諧關系。
??? “我倆一個主內,一個主外,11年來,我倆從來沒吵過架,更沒紅過臉。”王總說,呂昌剛大學學的機電一體化,也喜歡搞研究,因此負責生產、技術、采購及工程施工等;王總性格外向,于是分管營銷、人事、行政等。
??? 其實,早在來青創業前,兩人在濟南讀大學時便有合伙創業的實踐。 “我在山大讀書,他在山財上學,我比他高一級,因為都是農家出身,家里條件都一般,我倆便一起批發耳機、CD等,在濟南的大學里銷售。 ”呂昌剛表示,合伙幾次后,他倆根據各自特長便有了分工,他體格健壯,于是負責進貨,而王總活潑外向,所以便主攻銷售。
??? 直到現在,兩人的合作一直很愉快,其中除了兩人彼此欣賞外,還有他們之間分工合理、優勢互補的原因。兩人希望做一輩子的合伙人,他們的目標就是做 “中國最優秀的創業合伙人”。
◆◆磨練友情
第一筆生意僅掙30元
??? 憶往昔,11年前呂總和王總剛來青島創業時,兜里所有的錢加起來只有5000元,租了一間十幾平方米的辦公室,買了一臺二手電腦、一張辦公桌、兩把椅子,剩下的啟動資金不到100元。 “辛苦不怕,但遲遲沒有訂單,這讓人一度沮喪。 ”尋找企業客戶兩個月沒有太大成效后,兩人果斷調整方向,從環保小產品和設備入手,開始借助網絡和電話進行營銷。
??? 精通網絡營銷的王總通過網絡拉到公司第一筆訂單,一名市民訂購兩包活性炭,第一單掙了30元錢。 “第二單業務是客戶訂購簡單的采樣器,掙了325元;第三筆業務是一家酒店購買廚房油煙凈化設備,這次掙了700元。 ”時隔11年,王總和呂總仍清楚記得創業后的前三筆訂單。
??? 創業前三年,兩人吃住都在一起,每天晚上都要忙到晚上11時,第二天不到7時就爬起來上班,艱苦的創業環境讓兩人友情更加深厚,而業務量越來越多,兩人在事業道路上越干越有勁。
◆◆進軍研發
攻堅克難啃下硬骨頭
??? 2012年底,他們競標拿下國內一家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的環保凈化裝備項目后,一系列難題擺在他們面前。該項目需配置一臺可同時處置5萬風量的裝備,但該裝備價格1000多萬元,這明顯超出企業環保預算;另外一個難題是,企業已上線的制造流水線與環保設備安裝出現矛盾,而流水線花費約1個億,這就要求環保設備必須做出“讓步”……
??? 呂昌剛坦言,這是創業11年來他們面對的最大挑戰,這筆訂單一期項目總值600多萬元,但企業提出的環保凈化要求也高,生產成本更高。如何用600多萬元研發出和國外效果同等的環保設備?呂昌剛和研發團隊明白,如果不邁過這道坎,那未來他們將在同行競爭中失去競爭優勢,因此只有知難而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
??? 呂昌剛和研發團隊為啃下這塊硬骨頭一口氣連續奮戰3個月,每晚忙到凌晨。 3個月后,當瘦了一圈的兩人看著讓客戶滿意的產品時,都露出欣慰的笑容。而更讓他們自豪的是,在研發設備過程中,他們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工藝——吸附加催化燃燒,一時受到業內人推廣。
◆◆迎來機遇
大膽探索玩轉“環保大數據”
??? 在環保產業上摸到門道后,王總和呂總愈發明白 “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”,由于產品研發技術超前,產品質量過關,產品不僅走出青島,在2008年也走出國門,日本、韓國、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客戶紛至沓來。不過,在呂昌剛看來,2013年危機與機遇共存。縱觀全國,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,“治霾”為空氣治理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。
??? 在帶領記者參觀產品展示廳時,呂昌剛還特意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,一臺體積與洗衣機相似的可移動有機廢氣一體機。該產品適用工業廠房,企業只要放幾臺這樣的一體機,就可以達到煙塵、粉塵的凈化及稀有金屬、貴重物品的回收。另外,這種產品體積小、費用低,僅去年年銷量便高達1000余臺。
??? 之后,公司研發了一系列的產品。比如企業環保大數據、市場“按需定制”等等,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要素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,公司可以為企業如何降低能耗、提高效率提供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。 ”呂昌剛和團隊堅信,只要環保上的投入能夠讓企業受益,企業就愿意進行環保改造,從而促成整個環保產業的發展。
??? 事實證明,他們大膽探索 “以客戶為中心”的生產模式備受市場和用戶的認可。憑借優良的生產工藝和適銷對路的產品設計,目前,路博環保簽約的工程客戶達到1000多家,如今其產品已賣到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,許多產品出口至日、韓、新加坡等31個國家。
兩人誓將合伙進行到底
??? “有些合伙人掙錢了心就不齊了,我們倆不一樣,每月領完工資后,其余掙的錢都攢起來搞研發和生產。 ”王總和呂總自稱兩人是相處得最融洽的合伙人,兩人不太計較經濟利益的得失,而是真正想在環保事業上做點事:值得子孫后代驕傲的事。
??? 所有堅韌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得到回報,如今兩人年營業額達數千萬,工人達到200多名。 “2013年我們已經讓1/3員工年收入達到10萬元,一部分達到30萬元,有的超過50萬;2016年計劃超過1/3的員工在青島買上住房和汽車……”王總和呂總,合作十余年,他們說認識彼此幸運又驕傲,因為創業的路上有最好的兄弟做伴。